如今商品上貼著防偽標簽已司空見慣。刮開塗層保安封條後登錄指定網站查詢,顯示該碼為“首次查詢”,或是直接顯示為“真品”。其中有些標簽指定的網站中,還帶有“315”之類的字樣。帶有防偽標簽的就一定是真品嗎?不一定。
商品件件有防偽標簽
之前的電商打折促銷活動中,北京市民小李購買了不少東西。大包小包寄到之後,小李發現一個有趣的現像:其中不少東西上都貼著“刮塗層,輸數字,查真偽”的標簽。從幾百元的數碼用品,到幾元一包的廚房用快干抹布,居然都貼著防偽標簽。這類標簽,小李之前也見過不少,“名牌家電、數碼產品常見這種標簽,都是去指定官方網站查詢。為了防止有人冒用標簽上的防偽碼,有些網站直接顯示驗證碼代表的貨物真假,有些官網顯示此碼已被查詢的次數。如果是真品,肯定是顯示第一次查詢。” 可是,為什麼連很便宜的商品上也都貼上防偽標簽呢?他對這種驗證方式產生了懷疑。
安全封條 網上防偽標簽幾分錢一個
在電商網站上搜索“防偽標簽”發現,目前此類物品分為多個品種,包括二維碼防偽標識、鐳射標簽,還有小李說的這種刮塗層後到指定網站輸入查詢碼的標簽。而這種標簽的價格,多個商家標明“1萬枚180元”,平均每個才1。8分錢。與幾家商戶聯系,他們均表示,這些標簽的塗層下面一般為十多位的數字字母組成查詢碼,而查詢碼均可在標簽上指定的網站查詢真偽。有賣家坦言,他們並不知道買走標簽的人會將它貼在何種商品上,“那就是人家的事兒了”。
通過賣家提供的樣品圖片,找到了多家防偽查詢網站。這些網站的域名中常見“315”字樣,而在網頁裡也都帶有315字樣的網站標識。於是,咨詢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北京市消協確認這些網站保全封條是否屬於消協。但工作人員均表示,從沒辦過此類防偽查詢的業務,並且此業務不屬於消協職能。有工作人員說,“315”目前也並不屬於代表消協的專用稱謂,只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代稱。
商品真假和查詢結果沒聯系
知情人士透露,一些防偽標簽制作為不良商家制作假的防偽碼,同時將相關信息上傳至自己建立的查詢網站,甚至查詢或貨櫃封條掃描有些假的防偽標識後可進入正品網站。商品的真假和查詢的結果並沒有必然聯系,消費者不可以防偽標籤單純認為通過掃描條形碼或者二維碼就能分辨真假。
對此,律師認為,“如果制造假冒偽劣者使用這些標簽,無疑標簽制作者、查詢網站都起到了為虎作倀的作用,相當於提供虛假證明”。也有律師表示,現行法律對此類服務並無更詳細的規定,而這類服務也確實是部分生產企業、商戶銷售所為,“所以這種標簽的使用,有待法律進一步完善”。
- Mar 14 Wed 2018 10:05
憑防偽標簽不能確定商品真假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